新西兰元,由新西兰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发行,1新西兰元等于100分(Cents),现流通的有1、2、5、10、20、50、100元等面额的纸币,另有1、2、5、
10、20、50分及1元铸市。
在1840年之前,新西兰市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英国的硬币,此外还有法国、荷兰等国的硬币。纸币很少,一般是由私营银行发行,用途只限于大额的支付。1840
年新西兰首任总督根据1816年“英国皇家铸市法”宣布当时在新西兰流通的所有硬币为合法货币,包括各种用黄金、白银和青铜制造的硬币。1870年新西兰实施“皇家铸市法”,使皇家铸币成为官方货币。这一时期纸币的使用增加了。有六家银行各自发行自己的银行券,这些银行券的规格和图案都不一样,互相兑换也很困难。到
1924年,这些银行统一了银行券的规格和颜色,但仍不能互相兑换。1934年新西兰建立了储备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开始发行统一的钞票。钞票面额为1镑、5镑和50镑,实行20进位制。1961年新西兰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规定新西兰镑含金量为2.47130克。1967年发行十进位的新货币新西兰元,含金量1.23565克,与英镑挂钩。1971年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后,新西兰元改钉美元。1973年当美元再次贬值时,新西兰政府宣布放弃新西兰元与美元联系,实行有管理的自由浮动,其有效汇率值由该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一揽子货币决定。1983年8月,新西兰储备银行废除每日制定美元汇率的做法,允许新西兰元随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行情变化而波动。1984
年底,取消几乎所有的外汇管制。1985年,新西兰采取伸缩性汇率制度,新西兰储备银行停止报出新西兰元的官方买卖价,但允许中央银行在市场失去秩序时干预市场,同时终止了与一揽子贸易加权货币挂钩。
新西兰元是新西兰的官方货币。缩写成NZ$以区别于其他dollar国家。非正规场合常备成为“Kiwi”,1新元可以分成100分。
新西兰央行
新西兰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是新西兰央行。是根据1989年储备银行法设立的。央行负责新西兰货币和货币政策的执行。现任行长为波兰德(Alan
Bollard)。 央行雇员在已有管理框架中工作。央行不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也不提供存款保险。它的官方网站向人们推荐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此类服务。
所有权
与美联储不同,新西兰央行没有私人参与,不存在私人股东。央行完全归政府所有,额外收益划归皇家帐户。央行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一个实体机构,其预算由皇家帐户负责。
货币政策
央行的首要功能由1989年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规定为“保持整体物价水平的稳定”。央行独立管理货币政策以维持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具体目标由央行与财政部长签署的政策目标协议决定的。由于协议是公开的,因此政府不会私自更改目标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这种机制规定的利率被称为“官方现金利率”(利率为1%),可以影响短期利率。央行无限提供隔夜资金的利率高于官方现金利率0.25个百分点。而且央行将以低于官方现金利率0.25%的价格吸收金融机构的存款。
那些贷款利率高于官方现金利率的银行将被提供低价贷款的银行抢走生意。那些将贷款以低于官方现金利率出售的银行会比那些将钱存入央行获得官方现金利率银行获得的少。央行可以无限制的向市场提供和吸收流动性,以确保市场利率维持在官方现金利率水平。通过控制,央行可以影响新西兰短期需求,进而控制价格。新西兰央行在一年中可以调整官方现金利率8次,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且不经常这样做。
对银行系统的监管
央行监管着新西兰整个银行系统以确保体系稳定,但是不会保证单个银行的经营失败或是遇到问题。2005年4月,有16个注册银行,其中4家是主要的贸易银行。所有注册银行每季度必须公布报告,央行对此进行监督。公开报告的目的是:1)帮助存款人做出明智决策。2)促进银行保持健康的营业水平。报告内容包括:1)关于银行财务状况的关键信息的简要说明。2)提供可理解的银行概况。3)补充内容。
新西兰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小,但是拥有繁荣的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国际贸易。其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自1984年以来政府一直实现宏观经济的重构工作。向着更加工业化、市场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发展。经济增长促进了实际收入的增加,拓宽和加深了工业部门经济的技术水平。
在工业化国家中,新西兰通胀水平是最低的。新西兰对贸易的依赖使得其增长前景受到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冲击。1997年到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持续两年的干旱使新西兰经济下滑,1999年开始回暖。新元的低价、适宜的天气、高商品价格促进了新西兰的出口,2000年经济增长2.0%。由于新西兰元的低估,其出口竞争力得以维持,2001年经济增长继续维持高水平。经济持续增长使得失业率由1999年的6.5%降低到2005年的3.4%。大额经常账户赤字占2000年GDP的6.5%,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关心的焦点。在2006年已经达到9%。出口的复苏使得赤字降低,但是,财政赤字持续增加,因为2005年,新元开始升值。
|